提到灰指甲,很多家长都觉得是 “大人病”,跟孩子没关系。可实际上,儿童灰指甲发病率正逐年上升,尤其是 3-12 岁的孩子,稍不注意就可能被真菌 “盯上”。不少家长把孩子指甲异常当成 “缺钙” 或 “磕碰后遗症”,反而耽误了处理时机。
孩子为什么会得灰指甲?最常见的原因是 “交叉感染”。如果家里大人有脚气、灰指甲,共用拖鞋、脚盆、毛巾时,真菌就会悄悄粘在孩子脚上;去公共泳池、游乐场时,孩子光脚踩在潮湿地面,也容易接触到真菌。另外,孩子活泼好动,指甲容易磕碰断裂,真菌会趁机钻进甲板;有些孩子习惯咬指甲、抠脚趾,也会让真菌有可乘之机。
别觉得孩子灰指甲不严重,它对孩子的影响可不小。增厚变形的指甲会影响孩子抓握玩具、写字,跑步时还可能因为指甲挤压疼痛;如果真菌扩散到甲沟,会引发红肿流脓的甲沟炎,孩子疼得直哭;更麻烦的是,灰指甲会让孩子指甲变得脆弱,玩耍时容易断裂出血,增加其他细菌感染的风险。
家长做好这几点,能帮孩子远离灰指甲。首先,家里要做到 “一人一巾一盆一拖鞋”,大人的足部用品和孩子严格分开;带孩子去公共场合后,及时用温水帮孩子洗脚,擦干脚趾缝;平时别让孩子穿太紧的鞋子,选择透气的棉袜,每天更换。如果发现孩子指甲出现浑浊、变色、分层,别自行用药,先带孩子去医院皮肤科检查,医生会根据孩子年龄和病情,用温和的外用药物治疗,通常坚持 1-3 个月就能好转。
孩子的指甲健康藏着成长细节,家长多留意,才能让孩子少受真菌困扰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