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指甲(甲癣)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甲部疾病,不仅影响美观,还具有传染性。日常生活中,以下几类人群因自身条件或生活习惯,更容易成为灰指甲的 “目标”。
免疫力低下者是灰指甲的高危人群。老人、儿童、孕妇以及有糖尿病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,免疫系统功能较弱,难以抵御真菌侵袭。例如,糖尿病的朋友因血糖控制不佳,足部血液循环差,皮肤黏膜抵抗力下降,一旦脚趾出现微小伤口,真菌就容易侵入甲板,引发感染。有数据显示,糖尿病得灰指甲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 3 倍以上。
经常处于潮湿环境的人也需格外注意。厨师、渔民、洗衣工等职业人群,双手长期浸泡在水中,指甲角质层易软化,屏障功能受损,真菌易附着繁殖。此外,喜欢穿不透气运动鞋、袜子更换不及时的人,足部闷热潮湿,会形成真菌滋生的 “温床”,尤其是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,运动后汗液堆积,若清洁不及时,灰指甲发病率会显著升高。
有手足癣或皮肤癣病史者风险极高。灰指甲常由手足癣蔓延而来,若本身有脚气、手癣却未彻底康复,真菌会逐渐扩散至指甲。很多人忽视手足癣,认为只是小毛病,殊不知真菌会悄悄侵蚀甲板,从甲板边缘或甲床底部开始破坏,待指甲出现变色、增厚时,治疗难度已大大增加。
指甲受过外伤或有畸形者也容易中招。指甲被砸伤、挤压、划伤后,甲板完整性受损,真菌可通过伤口直接侵入。此外,先天性指甲发育不良、嵌甲、甲沟炎反复发作的人,指甲防御能力本就较弱,也为真菌感染提供了便利条件。
了解易得人群后,日常需做好预防:保持手足干燥清洁,勤换鞋袜并暴晒;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、指甲刀等私人物品;出现手足癣及时干预。做好这些,才能有效降低灰指甲的发病风险。